燃氣鍋爐煙氣余熱回收
與傳統燃煤鍋爐相比,燃燒天然氣的鍋爐雖然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含量很少,減輕了對環境的壓力,但燃燒后產生的大量水蒸氣隨高溫煙氣排放到環境中,仍然造成了熱能的嚴重浪費。
而采用冷凝式鍋爐將高溫煙氣中的顯熱和潛熱予以回收,可以達到充分利用能源降低運行成本的效果。
一、使用冷凝置換器
冷凝式換熱器就是增設在天然氣鍋爐尾部的余熱回收裝置,當煙氣在通道內通過傳熱面,溫度降至露點溫度以下,從而使排煙中的水蒸氣凝結釋放潛熱傳遞給回收工質,可以將排煙中大量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二、煙氣分析
天然氣成分絕大部分為烴,燃氣鍋爐排煙中水蒸氣的含量較高。每1m3天然氣燃燒后可以產生1.55kg水蒸氣,汽化潛熱大約為3700kJ/Nm3,占天然氣的低位發熱量的10%以上。傳統鍋爐中,排煙溫度一般在160~250℃,煙氣中的水蒸氣仍處于過熱狀態,不可能凝結成液態的水而放出汽化潛熱。因此傳統的天然氣鍋爐理論熱效率一般只能達到95%左右,利用冷凝式換熱器只要把煙氣溫度降到煙氣露點溫度以下,就可回收煙氣中的顯熱和水蒸氣的凝結潛熱,按低位發熱量為基準計算,天然氣鍋爐熱效率可達到和超過109%。
1、露點計算
在水蒸氣分壓力不變的情況下,使空氣冷卻至飽和濕蒸汽狀態時,將有水滴析出,此時的溫度即為露點溫度。天然氣燃燒特性分析(以1m3天然氣計算)煙氣中水蒸氣的體積分數達17˙4%,若燃燒在大氣壓力下進行,當空氣過量系數α為1.1時(本文中的計算均以此作為計算依據),其相應的煙氣露點溫度是57℃。
通過觀察可知,煙氣露點溫度隨過量空氣系數的變化而變化。隨著過量空氣系數的增加,煙道中水蒸氣的相對體積減小,水蒸氣的容積份額會有所下降,其露點溫度也隨之降低。
2、熱效率解析
煙氣中的熱量以顯熱和潛熱2種形式存在,因此鍋爐的熱損失也由煙氣的顯熱損失和潛熱損失組成。而顯熱損失取決于煙氣的溫度和煙氣組分的熱容量;潛熱損失則取決于煙氣中以水蒸氣形態存在的水量的多少。
僅煙氣中的潛熱就對鍋爐的熱效率影響如此巨大,倘若能將排煙溫度降低到露點以下對潛熱加以回收利用,對以低位發熱量為基準進行計算的熱效率至少可提高到10%以上。
排煙中的水蒸氣潛熱在57℃以下才能得以回收,能夠回收的熱量依賴于所要求的利用溫度和利用率。因此,低溫下余熱冷水可獲得高的回收率,而在較高的溫度下輸出熱能會降至可以回收的能量數量。
三、余熱回收
1、避免余熱回收器受熱面的磨損
將余熱回收器管排設計成膜式管排(或H型管排),這種結構迫使煙氣流動趨于層流,管排間沒有煙氣擾動,在同樣煙速下,與螺旋肋片式和光管式相比較是最不易磨損的受熱面布置形式。而且由于每個煙道的邊界管排與煙氣的磨擦,而形成中間流速高,兩邊流速低的分布方式。因此,管壁附近煙氣流速低于平均值,煙氣擾動比較弱,緩解了飛灰對省煤器的磨損。另外,煙氣流速對受熱面的磨損影響最大,布置受熱面時煙氣流速不宜過大,設計時通過調整管排橫向截距,來改變受熱面的煙速,可有效避免余熱回收器管排的磨損問題。
2、煙道阻力
鍋爐整個煙道阻力主要由引風機和煙囪自拔力來克服,其中引風機是主要因素。安裝余熱回收器后鍋爐整體煙氣阻力必然增加。在加裝余熱回收器的同時是否對引風機進行改造,進一步提高出力,確保安裝余熱回收器后鍋爐本體的正常運行。
3、余熱回收器管內壁結垢
受熱面管內壁結垢主要發生在蒸發段,因為蒸汽的溶鹽能力與水比較相差很大。而在余熱回收系統中最高點溫度也不會超過120℃,整個系統仍處于液相,管內壁結垢問題較小。
總結
1、鍋爐以天然氣為燃料時,非常適合將其改造為冷凝式余熱回收鍋爐,提高鍋爐利用效率。
2、天然氣鍋爐排放的煙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若將排煙溫度降低到露點溫度以下回收水蒸氣釋放的氣化潛熱,可將鍋爐效率提高10%以上。
3、合理設置關鍵技術參數,可實現余熱回收系統長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