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施工項目技術管理(二)
(接第91期三版)
7、技術的現場管理與控制:
技術工作的“重 心、核心、及目的”應該是“技術的現場管理與控制”,所有技術工作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確保“現場施工正確”(即:施工不出錯),所以技術的現場管理與控制是技術負責人最為核心的崗位職責之一。
8、工藝創新、技術做法創新、技術優化、工藝優化:
⑴、改善、創新:
不斷完善、改善、創新公司的企業工法,使之保持“先進性、領 先性、實用性、簡單性”。
⑵、技術工藝的優化:
負責提出技術、工藝的優化方案,以利于施工簡便、成本降低和工期的節約。通過技術管控和工藝做法研究,不斷提升質量管控水平,從技術工藝的層面上,最 大限度的減少質量通病問題的發生。
9、技術檔案資料的管理:
負責帶領資料人員完成對“工程實體、及現場施工情況”按照工程檔案的要求,做真實的資料記錄、編制、整理及歸檔工作。
負責帶領資料人員進行檔案資料的管理,使得檔案資料與工程實物同步、一致。
五、階段性驗收會等會議的籌備:
負責各種階段性驗收會(基礎驗槽、鋼筋驗收、結構驗收、竣工驗收等)的籌備工作 。
六、程序管理:
1、外部程序管理:
負責向項目部貫徹執行建設、監理的報驗管控程序(如:工序報驗程序、材料報驗程序等),避免“先斬后奏”現象發生。
2、內部管控程序:
負責制定項目部內部的各項“管控程序”(如:限額領料制度、工序質量檢驗程序、樣板開路程序等)并推動執行。
七、工程經濟管控:
1、合同管理:
負責搞好合同管理,確保公司100%享受合同權利,100%履行合同義務。避免我們違約或權利被忽視。
遇有現場施工情況與合同描述相矛盾、或現場施工條件、環境條件與合同描述情況發生變化時,技術負責人應及時發現并向公司造價合約部報送。
2、給預算部講圖:
通過與造價合約部的講圖,幫助預算部正確理解設計意圖及設計做法,利于造價合約部工程結算的完整性,結算不漏項。
3、施工依據的管理:
全面負責“施工依據”的辦理、管理,做到“100%的有依據施工”,杜絕“無依據施工”的現象發生。
施工依據的概念: 施工圖+設計變更+技術變更+批準的施工方案等過程簽認的資料。
工程的各分項工程做法、工程的各部位做法,在正式施工前,均需要有“書面施工依據”(如:設計圖紙、設計變更、技術變更、以及經甲方簽字認可的施工方案、通知等)。
4、結算依據的管理:
全面負責“結算依據”的辦理、管理,做到“100%的施工項目留下100%的結算依據”,杜絕“施工后,未留下任何結算資料依據”的現象發生。
結算依據的來源及組成:
來源一:
施工圖、圖說、圖審報告、設計交底紀要、設計變更、技術變更等(設計文件)。
來源二:
設計文件無法提供的、應由現場實際采集到的(實際施工信息),如:各種簽證單、確認單、收方單、任務單、施工方案等。
以上“結算依據”均由技術負責人負責全面辦理、管理,及時提供給預算部用以工程造價結算。
備注:簽證單等經濟結算資料的辦理,在報送甲方審批前,需先報經公司預算部審核。
5、預結算會審工作:
參與造價合約部組織的“預結算會審”工作,負責“工程做法、工程施工界面、以及施工的子單位項目”等結算施工信息的確認。
6、結算爭議問題解決:
參與甲方組織的“預結算爭議”協調專題會。
7、帶領并組織竣工圖的編制審核:
負責與技術員一起,共同完成竣工圖的編制及審核工作,確保竣工圖能按時遞交預算部進行工程結算,不得因竣工圖滯后而影響工程結算。
凡是竣工圖與原施工藍圖不一致的地方,或原施工藍圖因設計深度不夠而未書面明確做法的地方,必須要有“經簽認、確認了有效的(書面變更)作配套佐證依據。無書面依據的一切竣工圖變更均無效。
無效竣工圖帶來的后果: 直接影響預算部的竣工結算。
八、四新技術工藝的應用:
1、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信息的收集、學習、應用。
2、收集各種信息、規范、文件資料,及時掌握四新信息及國家政策文件的最 新頒布情況,并與公司共享。
九、項目竣工驗收、工程實體移交、檔案資料移交、項目部拆除、工程回訪保修管理:
1、協助項目經理組織領導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負責人負責竣工驗收會議的籌備工作)。
2、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負責協助項目經理第 一時間向甲方(或甲方委托的物管公司)移交工程實物,避免人為拖延移交增加我方(安保、成品保護等)的管理成本。
3、負責組織工程檔案資料的移交。
4、項目部拆除:工程竣工驗收后,協助項目經理及時完成項目部庫存物資設備的盤存、清理、處置工作,及時完成工程資料(含:檔案資料、經濟結算資料等所有資料)移交公司管理,及時完成項目部組織的解散工作。
5、工程的回訪保修管理。
負責工程回訪保修過程中的技術支持、技術服務、技術保障工作。
(連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