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O2O轉型 中高端市場漸受青睞
低成本、低門檻、快速獲利,僅需在o2o餐飲平臺上注冊認證,一個經營外賣業務的“小作坊”很快就能紅紅火火。由于這些優勢,近年來,低端餐飲O2O在我國爆發式發展,然而,不久前“餓了嗎”食品安全事件將中低端外賣推上了風口浪尖,這種餐飲經營模式也逐漸受到人們質疑。相比之下,一些發力中高端市場的餐飲O2O卻逐漸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據介紹,晚1點于2015年2月正式運營,以半年時間火爆廣州,現在廣州、北京、上海、深圳等4城擁有7個網店,1年多時間已累計服務超過10萬名用戶,每4張訂單就有1個用戶主動在朋友圈里傳播。
晚1點的創始人華杰勇可謂是餐飲界的“老人”,此前他在廣州已經擁有十幾家連鎖火鍋店,正是憑借行業經驗,在互聯網創業熱潮中,他敏銳地抓住了高端O2O餐飲市場的機遇。
華杰勇介紹說,中國餐飲市場的外賣大概分為三個階段:電話訂餐,電腦訂餐和手機訂餐。在國內,中高端的外賣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很少有企業專門做中高端外賣。
定位只是開始,完成互聯網的轉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很多人眼中,外賣就等于送盒飯,但是晚1點的成功顯然是因為做到了更多不同。晚1點從菜品名稱、公司名稱、營銷風格、配送體系,都要求“好玩”。比如,晚1點的餐盒是長得像UFO的黑色圓形碗碟,隨餐附送的筷子上印有自己設計的圖案;考慮到普通牙簽易斷,還特別設計了10cm的長竹簽,挑起螺肉更加方便。
晚1點的配送小哥叫“特工”,上鏡率和曝光率非常高。在產品設計初期,Cosplay就是其中之一,有段時間特工cos成蜘蛛俠、蝙蝠俠、超人去送餐,被顧客爭相曬圖。
當然,一個餐飲品牌,無論是傳統還是O2O,比起營銷,更需要在產品和服務上下一番功夫。在餐飲業本質要求的專業性上,晚1點也力求極致。為了達到外賣送到顧客手中至少要有40至45度的標準,晚1點自建物流體系,并且在飯盒材料上做出了改進。此外,晚1點的每一個網點都擁有媲美五星級飯店的獨立專業廚房,并且完全根據標準去取得相關衛生、環保、消防等牌照。
在服務上面,“晚1點”更是做到了極致,從下單成功開始,顧客就被全方位地“照顧”起來。開始下鍋制作、配送員安排、配送出發,顧客能對自己的訂單進行全方位追蹤。
“之前大多數的所謂餐飲O2O都難以說是完成了‘互聯網+’的轉型”華杰勇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顯著的變化,是餐飲提供者與顧客的關系。在傳統服務業,商家與顧客是一種過客的關系。但跟移動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后,商家與顧客的關系發生了很大轉變。我們可以隨時跟顧客互動,關系更加親密。比如,通過移動互聯網,晚1點團隊會了解到顧客的消費習慣、偏好。
在其看來,中國未來的餐飲會有幾大趨勢:第一是愈來愈工業化;第二是餐廳和顧客之間的關系會發生深刻的變化,黏性會更強;第三是組織與員工之間會發生變化,傳統餐飲業員工的年流失率在150%到200%是很普遍的,而晚1點過去14個月一線員工的人員流失率是15%,是很低的,已經接近外企的水平。“這些就是我們要和互聯網做綁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