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殘疾人專用汽車問題
隨著科技生產力的不斷革新,殘疾人專用汽車越來越得到普及。但即便公安部放寬殘疾人申請駕照的權限,我們還是經常看到很多殘疾人被拒之駕校門外。另外,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很少能看到殘疾人專用汽車的影子。到底是那些因素阻礙殘疾人汽車的發展呢,社會在顧慮殘疾人駕車的哪些問題呢?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允許殘疾人開車。在發達國家,殘疾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車廠訂購汽車。先進的技術使操縱系統能滿足肢體重殘人的需要,讓完全沒有腿的人也能開車。在我國卻出現截然相反的現象:很多汽車經銷商表示,殘疾人購車本就是少數,加上試駕車數量有限,加裝輔助裝置顯得不太符合實際。
殘疾人汽車消費潛力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領取駕照,這個群體的購車數量或有可能在短期內迎來快速增長期,巨大的商機必然會引起所有廠家的重視,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廠家會放棄多賣車的機會。
殘疾人遭遇開車停車難
在城市開車,停車是個大問題。考慮到殘疾人開車的特殊性,國家出臺規定要求保證殘疾人專用停車位,但落實情況卻非常糟糕。而且很多人因不識殘疾人專用車標志,將其當成正常車輛對待,使得殘疾人原本應該受到的特殊照顧蕩然無存。
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幫助
殘疾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生活中他們有很多事情享受不到正常人所能實現的能力,但是他們同樣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同樣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在殘疾人汽車這個問題上不光要求國家加大扶持力度,出臺助殘措施,同時也需要社會每個人對他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