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職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1萬元
全國高職生均教學器材機器設備值超過1萬余元
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分析報告公布
此前,上海教育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融入社會發展要求能力分析報告》和《2018年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辦校能力分析報告》,它是繼2017年至今第二次公布全國職業院校評定結果。《匯報》展現了在我國職業院校辦校總體情況,強調了當今存有的關鍵難題。
依照《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融入社會發展要求能力評定暫行規定》(國教督查〔2016〕3號)和《職業技術學校辦校能力評定暫行規定》(國教督查〔2016〕2號)規定,上海教育科學院受國務院辦公廳教育督導聯合會公司辦公室授權委托,于2018年進行第二輪全國職業院校評定,共收集到全國6800多所職業院校(含1300多所高職院校和5500多所中職學校)的信息信息內容和34萬份統計調查問卷調查,歷經信息核查、創建評定實體模型和權威專家評定,產生二份分析報告。
《匯報》剖析了在我國職業院校辦校基本標準、教師隊伍、校企合作辦學、人才的培養、學員發展趨勢和社會工作能力等層面的狀況,并與第一輪評定結果作了較為剖析。結果顯示,高職院校融入社會發展要求能力和中職學校辦校能力總體上較第一輪評定情況均有一定的提高。一是教學設施大大提高。2017年,全國高職院校生均教學器材機器設備值超過1萬余元,比2015年提高12.6%;全國中職學校生均教學器材機器設備值超出6000元,比2015年提高28%,在其中天津園區提高更快,年增長率達32%。二是校企合作辦學獲得推進。2017年,高職院校校企共創學校外見習實訓報告產業基地數達16.68萬只,公司出示的校園內實踐活動教學器材值總金額達61億美元,校均超過493萬余元;中職學校中,90%左右創建了學校外見習實訓報告產業基地,70%左右有技術專業老師進到協作公司實踐活動, 60%左右聘用了公司兼職教師。三是高職院校服務項目產業結構升級水準不斷提升。58.5%的專業點相匹配地區主導產業,相對的在校學生數超過569數萬人,比2015年提升23數萬人。服務項目新經濟、新武器裝備、新機遇的技術專業等級大幅度提升,金融經貿、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技術、醫療衛生等技術專業類別的在校學生經營規模均超出100數萬人。四是高職院校服務項目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成效顯著。高職院校2017年社會發展學習培訓和技術性業務收入額度超出50億美元,校均超過400萬余元。大學畢業生留到院校所在城市立即學生就業的占當初大學畢業生數量的58.3%,較2015年提升6個月環比。五是職業院校大學畢業生變成教育扶貧新生力量。2017年,“三區三州”等精準脫貧地域的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數量超出18萬,46%的大學畢業生在本地學生就業;位于精準脫貧地域的中職學校有14.2萬多名學員保持學生就業,就業超出90%。
匯報強調,職業院校辦校中還存有著一些突顯難題。一是一部分院校教學設施基礎薄弱。高職院校中,有一半左右生均課堂教學及輔助、行政部門辦公房總面積小于及格規范,80多所院校的生均教學器材機器設備值小于及格規范,100多所院校生均校園內綜合實踐課程工十位數低于0.2個;中職學校中,土地、生均占地、生均教學樓總建筑面積等指標值不合格的均占參評大學半數左右。二是經費預算資金投入不平衡難題仍然存有。一些省年生均撥款水準小于4000元的高職院校數對比2015年增加;資金投入不夠造成近一半中職學校需在關鍵活力放到處理經費預算難題上。三是師資隊伍總數與構造難題共存。近七成高職院校的生師比超出18:1,雙師型教師不夠2人的專業點有1500多個;1400所中職學校生師比超出20:1,1600多所中職學校未超過“雙師型教師許多于60人”的規范規定。四是一部分高職院校發展趨勢和服務項目能力依然較差。400所院校的年政府購買服務到資金額不上1萬余元,300所院校的年技術咨詢到資金額不夠1萬余元,近450所院校三年總計豎向科學研究到資金額小于5萬余元,500多家院校三年無橫著技術咨詢到款。五是終斷課業的中職學校學員總數較多。近三年,全國有60多萬中職學校學員終斷課業。六是貧困山區校企合作辦學遭遇窘境。過半數貧困山區的中職學校老師無法進到公司實踐活動,六成大學無公司訂單信息塑造學員。